12月26日,由中关村科学城管委会指导支持、《知识分子》主办、能源基金会支持的“新能源科学论坛2023”在北京举行。
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从现场获悉,论坛以“新能源技术革命:科学突破与成果转化”为主题,学者、企业人士等就新能源产业未来的发展探讨交流。
储能作为新能源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,受到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的推动,近年来得到迅速发展。多名与会专家认为,储能在新能源系统中扮演关键角色。
在论坛现场,纬景储能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谷雨表示:“如今,我国新能源发展面临的瓶颈之一就是储能。新能源本身具有间歇性和不稳定性,需要储能来平衡。现在新能源每千瓦装机容量成本已经降到2000元以下,但储能成本还比较高。”
谷雨进一步解释,新能源除了装机成本外,一定要考虑安全成本以及度电成本。什么时候储能度电成本能降至0.2元以下,整个行业便可以由风光平价走向风光储平价,从而促进新能源产业的进一步发展。
“因此纬景储能特别提出储能行业的‘摩尔定律’,希望通过产品迭代、制造工艺水平提高、供应链完善、不断提升量产规模等,未来三年左右全行业共同努力,进军度电成本0.2元这一目标。”谷雨说。
2022年新型储能技术累计装机容量占比
除了成本,电化学储能的安全问题也引发业内重视。
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梳理公开资料发现,伴随着大型电化学储能项目的大量投产,如何保证大容量储能电池的安全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。据不完全统计,近十年以来全球发生的储能安全事故超60起,2021年以来已发生18起。储能电站的电池堆、电芯、模组等每个环节都有可能引发事故。
正因为如此,储能安全问题逐步受到关注。《“十四五”国家安全生产规划》指出,要严密防控电化学储能站等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安全风险。《关于加强电化学储能电站安全管理的通知》中将项目法人列为安全运行责任主体,从规划设计、设备选型、施工验收、并网验收、运行维护、应急消防处置能力等方面提出安全管理要求。
源码资本董事总经理吴凡认为,包括储能行业在内的新能源领域对安全性要求极高,从事新能源行业的创业公司需要平衡好规模、价格和安全性之间的关系。
来源:每日经济新闻 记者 周逸斐
评论